close
同舟共濟時代,豈可大難臨頭各自飛,
一如置身尋常事業體的我們這類小老百姓,
當你從事的工作內容,無須直接面對銷售、無法主導公司營運政策,
那麼老闆實在沒有理由央求員工降薪甚至提出績效證明,好確認自己對公司營運額有所助益。
這樣說明會不會太過籠統?
換言之,對於人事、行政、總務……等等這類庶務性的工作,實在很難提出具體績效,
也許人事可以精簡、行政效率可以更高、
總務工作可以洽購較低折扣的辦公室用品、減低維修成本……
但這並無法使公司業績成長,因此要這類員工承擔損益,未免太不合情理。
然而,也許你會聽見很多這樣的聲音,
如果不共體時艱,一旦公司無法繼續經營,那麼屆時每個人都成了失業遊民,豈非更慘?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公司是否也在央求員工共體時艱的當下,同時也提出相關的補償措施?
這應該是一個同舟共濟的時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怎可能大難臨頭各自飛?
投身一家公司,除了工作內容吸引自己也因為認同公司文化和體制,相信這是一家值得委身的企業體,
知道自己人生的幸福可以因為公司的企圖心和永續經營而無須憂慮。
因此公司本身或者企業主更該對自己深具信心,
這一波不景氣是大環境所起,伐害的不單單只有台灣本身而是擴及全球,
因此公司、企業主如何想辦法開創新局、相信自己可以突破困境,才是當務之急。
也因為有這樣的信心和決心,所以可以請員工共體時艱,
也因為相信自己必然能使公司繼續營運且能永續經營,
因此膽敢對員工許下承諾,將在日後提出補償,甚至還可以明列一套調薪制度,
一旦公司達到某一程度的獲利,則由全體員工共享。
如果有公司、企業主膽敢提出這樣的方案,員工無論再怎麼艱困也會咬牙力挺,
全公司的士氣也會因而大增,甚至可能激發員工更多創意,想出對策,儘快幫助公司脫困。
這難道不也是一種「時勢造英雄」?這難道不也是一種所謂的「化危機為轉機」?
裁員只是一種消極被動的方式、
資遣資深員工改聘新手降低薪資成本只會造成企業體營養不良、
善用政府「立即上工」補助計畫,剔除舊員工,以約聘方式僱用失業勞工,
企圖減免相關福利支出……等等,不但破壞了政府救經濟的美意,也有損公司信譽,
這怎會是一個良好的企業體?
每年好似都有媒體票選所謂的幸福企業排行榜?
那麼對你而言,怎樣才是幸福企業?
也許這波金融海嘯風暴,有助於粹鍊出那一企業才是真正的幸福企業。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